麦霸默言 |
城市印象(6):华人社区 作者 拒昵 日期 2010-3-14 4:45:00
纽约之旅始于华人集聚的法拉盛(Flushing),这里也是接下来五天行程的栖息之地,所以我要用它来结束这组纽约游记。——前言 我们在DC打通了那家名叫“东海之家”的华人旅馆电话,并且很顺利地预订了房间和接机车辆。在JFK下了飞机不久,旅馆的小“面包”就到了机场。或许是因为过了上班高峰时段,车子一路通畅无阻,不过半个钟头,就见到道路两旁熟悉的汉字广告招牌和华人脸孔,年轻的司机告诉我们,已经进入法拉盛地区了。车子继续前行,穿街走巷,心情越来越放松,有种回家的感觉,尤其沿街的立面红砖青瓦,极其中国化,也显得格外亲切。一路看到堆在道芽边还未及时搬走的黑色塑料垃圾袋,大块包装盒以及站在旁边貌似收购垃圾的“河南人”,黑色的背包、积了污垢的雷锋帽,眼前此景此物哪里有美国的印迹? 旅馆位于一教堂对面,除了这座极为西式的建筑之外(可惜忘了拍下照片),除了道路标识系统之外,其它的一切都因为华人的存在而变得中国化,甚至连小区的健身器材看起来与北京街头的也别无二样。大街上或老或少,或开车或行走的人,都与我有着同样的肤色和五官特征,操着地道的中国话和纯粹的东方式肢体语言。一下子,我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。先前关于它的治安顾虑全没有理性地就全消除了。 后来从与老板的交谈中得知,法拉盛地区至少有10万中国人,而其中一半以上都以出国旅游后离团、偷渡入境等非合法身份留在当地,通常移民局对此并不过问,但一旦有犯罪前科,就极容易被警局查出后交由移民局惩办,当然就不会有好结果了。也正因此,这部分移民通常极为守法,规规矩矩地卖力挣钱,1500至2500美元的月薪也够维持生活,接下来就等着大赦、寻求政治庇护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绿卡了。难怪见到不少老头老太太,一大把年纪还站在街头散发X轮X的宣传报纸,莫非其中一拨人就为了得到那一纸永久居留的凭据? 严格意义上,法拉盛并不是华人社区,这里亦有不少韩国人、印度人以及其它亚洲人。由于华人数量多,汉语的强势也极为明显,不少韩国店里的菜单或货品品名都标着汉字,汉语甚至比英语更好用。这里俨然成了无名有实的China Town。 真正意义上的China Town则位于曼哈顿区,与Little Italy毗邻。这里就更可谓是华人的天下了,伫立街头时,多少有点自豪感,华人的生存能力真强,在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度,亦能凭借自己的精明和顽强而立住脚跟,自成一社区,连McDonald的招牌上仍清清楚楚地用“麦当劳”重新注释,就是是纽约的唐人街!当然,从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,唐人街略显混乱与无序,即使与法拉盛相比,这里也显得有些拥挤与嘈杂。商业业态与经营方式有些陈旧传统,其辐射范围也仅限于城市自身甚至社区内部,影响力远远未及那些主流社区。这多多少少也显示出华人的社会地位。 我再一次举起相机,在夜幕里拍下一组没有主题的图片,正符合我当时的心情,面对喧闹的唐人街,千丝万缕,却不知该如何解读。
![]() |
载入中...
About Me镜子里,我看到自己;博文里,我认识自己;而从你明澈见底的眸子里,我终于找到自己 载入中...
newlog载入中...
Recent Comments载入中...
Recent Message载入中...
LinksSearch载入中...
Statistics载入中... |